在电力系统的庞大架构中,变压器犹如一位默默坚守的“电压调控大师”,而变压器分接头则是其实现精准调压的“秘密武器”。你是否好奇,这小小的分接头究竟是如何发挥巨大作用,让电压始终保持在稳定范围的?让我们一起揭开变压器分接头调节原理的神秘面纱。 一、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原理 改变分接头位置,本质上就是改变变压器的匝数,进而改变变压器的变比。变比K=W1/ W2=U1/U2,从这个公式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的奥秘。 例如,当分头在一次侧时,改变一次侧线圈匝数就会使K值发生变化。在加同样电压U1的情况下,二次电压U2=U1/K会随之自然改变,从而起到调节电压的作用。 以一台6000±5%/400变压器为例,当分接头放在额定电压位置时,变比K=6000/400=15,此时高压侧加6000伏,低压电压为400伏。若要降低二次电压,根据公式U2=U1/K可知,应增加K值,也就是增大高压侧的匝数。这时将分接头往+5%这个分接头调,变比K=6300/400=15.75,二次电压就变为6000/15.75≈380伏。 从原理上讲,抽分头从哪一侧抽都可以,但一般无激磁(无载)调压变压器抽分头都在高压侧,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变压器高压线圈套在低压线圈外面,抽头抽出和连接更加方便;二是高压侧电流小,引出线和分接开关的载流部分可以设计得更小,接触不良的问题也相对更容易解决。 一次线圈的各相尾端有3个端子,其中2个是抽头,中间的匝数为100%,另外两个分别为105%、95%。三相共有9个线端,都接到分接开关上。如果旋到使三个100%的端子联结到一起,对应的一次电压比如是10kV,那么,当旋到使三个105%的端子联结到一起时,对应的一次电压就是10.5kV,使三个95%的端子联结到一起时,对应的一次电压就是9.5kV。由于一次的匝数改变了,变比也随之改变,一次匝数多了,二次电压就会下降,从而实现调压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调节分接头应在变压器完全无电的情况下进行,所以这种调压开关又被称为无载调压开关、无激磁分接开关。 二、如何调整变压器分接头 调节变压器分接头,其实就是改变变压器两端的变比,具体操作就是改变接入的线圈匝数。 假设分接头有三档:一档对应10500V,二档对应10000V,三档对应9500V。当把开关拨到一档时,表示高压在10500V时,低压输出400V;拨到二档时,高压在10000V时,低压输出400V;拨到三档时,高压在9500V时,低压输出400V。也就是说,一档输出电压最低,三档输出电压最高。 因此,变压器在调压时遵循“高往高档调、低往低档调”的原则。当输出电压过高时,将变压器的调压档位往高调;当输出电压过低时,将变压器档位往低调。 变压器分接头通过改变线圈匝数来改变变比,从而实现调压功能。在调整分接头时,要遵循相应原则,且注意在无电情况下操作。了解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原理和调整方法,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电工电气学习网 ( )
GMT+8, 2025-6-21 16:07
Powered by © 2011-2025 www.dgdqw.com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