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操作人员对PLC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PLC日常应用中的实用技巧,帮助你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接地问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PLC系统的接地要求非常严格。最好有一个独立的专用接地系统,避免与其他设备共用接地端子,以防止电流干扰和逻辑错误。同时,模拟信号可以采用屏蔽浮地技术,即信号电缆的屏蔽层一点接地,信号回路浮空,与大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 二、抗干扰处理:提高系统稳定性 工业现场的环境往往比较恶劣,存在许多高低频干扰。这些干扰一般是通过与现场设备相连的电缆引入PLC的。因此,在电缆的设计选择和敷设施工中,应注意采取一些抗干扰措施。例如,模拟量信号应选用双层屏蔽电缆;高速脉冲信号应选用屏蔽电缆;PLC之间的通信电缆一般应选用厂家提供的电缆等。 三、消除线间电容避免误动作 电缆的各导线间都存在电容,合格的电缆能把此容值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但是,当电缆长度超过一定长度时,各线间的电容容值也会超过所要求的值,可能引起PLC的误动作。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做到:使用电缆芯绞合在一起的电缆;尽量缩短使用电缆的长度;把互相干扰的输入分开使用电缆;使用屏蔽电缆等。 四、输出模块的选用:根据负载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块 输出模块分为晶体管、双向可控硅、接点型。晶体管型的开关速度最快,但负载能力最小;可控硅型优点是无触点、具有交流负载特性,负载能力不大;继电器输出具有交直流负载特点,负载能力大。常规控制中一般首先选用继电器触点型输出。 五、变频器过电压与过电流处理:保护设备安全 变频器在减速运行时,电机进入再生发电制动状态,回馈给变频器的能量贮存在滤波电容器中,可能导致直流过电压保护跳闸。处理方法为:在变频器外部增设制动电阻的措施,用该电阻将电机回馈到直流侧的再生电能消耗掉。此外,当变频器带多个小电机,其中一个小电机发生过流故障时,可能导致其他正常的小电机也停止工作。处理方法为:在变频器输出侧加装1:1的隔离变压器。 六、标记输入与输出方便检修:提高检修效率 PLC控制着一个复杂系统,所能看到的是上下两排错开的输入输出继电器接线端子、对应的指示灯及PLC编号。为了方便检修,我们可以绘制一张表格,贴在设备的控制台或控制柜上,标明每个PLC输入输出端子编号与之相对应的电器符号和中文名称。这样,即使不熟悉操作过程或不会看梯形图的电工也能轻松进行检修。 七、通过程序逻辑推断故障: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现在工业上经常使用的PLC种类繁多,对于低端的PLC而言,梯形图指令大同小异。实用的梯形图必须有中文符号注解,否则阅读很困难。若进行电气故障分析,一般是应用反查法或称反推法,即根据输入输出对应表,从故障点找到对应PLC的输出继电器,开始反查满足其动作的逻辑关系。经验表明,查到一处问题,故障基本可以排除。 八、PLC自身故障判断:重点关注外围电气元件 一般来说,PLC是极其可靠的设备,出故障率很低。因此,我们查找电气故障点时,重点要放在PLC的外围电气元件上,不要总是怀疑PLC硬件或程序有问题。这对快速维修好故障设备、快速恢复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九、充分合理利用软、硬件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不参与控制循环或在循环前已经投入的指令可不接入PLC;多重指令控制一个任务时,可先在PLC外部将它们并联后再接入一个输入点;尽量利用PLC内部功能软元件,充分调用中间状态,使程序具有完整连贯性,易于开发。同时也减少硬件投入,降低了成本。 十、其他注意事项:细节决定成败 不要将交流电源线接到输入端子上,以免烧坏PLC;接地端子应独立接地,不与其它设备接地端串联,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2mm²;辅助电源功率较小,只能带动小功率的设备(光电传感器等);一些PLC有一定数量的占有点数(即空地址接线端子),不要将线接上;当PLC输出电路中没有保护时,应在外部电路中串联使用熔断器等保护装置,防止负载短路造成损坏。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PLC紧急停止应使用外部开关切断,以确保安全。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一些关于PLC日常应用中的实用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
电工电气学习网 ( )
GMT+8, 2025-4-21 21:48
Powered by © 2011-2024 www.dgdqw.com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