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来编写PLC程序。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PLC程序设计的规范,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PLC编程。 1.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及I/O点数: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如有特殊功能需求,可选择具有相应功能模块的PLC。同时,要考虑I/O点数,以满足系统对输入输出信号的需求。 2.熟悉所选择的PLC编程指令及编译软件:了解所使用PLC的编程语言、指令集和编程环境,以便更高效地进行编程。 3.进行软元件规划:合理规划内部继电器、保持继电器、数据寄存器、定时器、计数器等软元件,以满足程序控制需求。 4.进行程序规划:按照故障提取、故障处理、手动处理、自动处理、输出处理的顺序进行编程。对于大型工程或设备,可以按功能单元分段、分块进行处理。 5.添加段注释:在分段分块编写的程序前加上简短的段注释,说明此段程序的功能,如有必要可以注明相应的工艺流程。分块或分段的程序在总体程序的位置顺序应基本上按工艺流程顺序排列,便于程序的可读性。 6.设备抽象:在程序设计之前,应对设备进行抽象,提取共用因子,如停止、急停、过载、超限、超时、安全光幕、碰停、门开关等,放在启动回路或启动主控、连锁回路,作为整个程序结构的大前提。 7.手动功能区保护:将程序结构手动功能区共用因子,如手动、危及设备人身安全等因数因子进行提取,放在手动主控、连锁回路,对手动控制进行保护、屏蔽、报警。 8.自动功能区保护:将程序结构自动功能区共用因子,如自动、超限、超时等因数因子进行提取,放在自动主控、连锁回路,对自动控制下设备进行保护、屏蔽、报警。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严格限制设备的进,宽松限制设备的出。 9.设计程序总复位功能:便于使用者在设备出现故障情况下,可以方便尽快恢复设备正常工作。总复位应充分考虑在复位过程中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0.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程序应清除自动模式下的输出和中间状态。特别是在自动模式使用SET指令时,必须在手动模式用RESET指令予以清除。 11.避免使用双输出:严禁在编制程序中使用双输出,即同一条输出语句或同一个输出线圈在程序中出现2次及以上。在不同模式条件下的对同一输出点的输出使用中间继电器进行中转,最后集中到一起并列到输出点。 12.触摸屏使用规范:对触摸屏和PLC公用的控制区和状态区,不得做其他功能方面的编程使用。 13.特殊模块使用规范:在使用特殊模块之前,应先查明其控制区和状态区是否占用工作字,若占用,不得将这些工作字做其他方面的编程。 14.添加中文注释:PLC的输入、输出、中间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等都要加中文注释。输入、输出还要有元器件名称位号。对应的输入点,一般情况下默认为外围开关连接的是NO触点,对于需要接NC触点的须在注释中标明。所有注释应当清晰明了,不易产生误解,尽量少使用泛指。 15.保留最终软件程序:工程调试完成后,系统必须保留最终软件程序,保存的文件名应包含项目编号/作者/日期信息/版本号等。
|
电工电气学习网 ( )
GMT+8, 2025-3-27 12:58
Powered by © 2011-2024 www.dgdqw.com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